新华社新闻 在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珍爱区明码标价售卖野生鱼,大修水电站、建大坝令斑鳠等特有鱼类数目不停削减……
克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珍爱督察组对贵州开展督察发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对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珍爱区珍爱不力,放肆兴建水电站、水坝,严重损坏生态环境,导致被誉为“淡水鱼之王”的斑鳠等特有鱼类生计受到威胁。
督察组在农家饭庄发现的野生鱼。 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珍爱区“生态鱼”端上农家饭庄餐桌
贵州与广西接壤处的罗甸县,有一个特有鱼类国家级珍爱区——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珍爱区。督察组督察发现,这里的一些农家饭庄果真售卖野生鱼,并冠以“生态鱼”“小肥鱼”“小白鱼”之名招揽食客。
早在2009年,凭证渔业法划定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有关要求,那时的农业部审定批准确立了57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珍爱区,其中就包罗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珍爱区。该珍爱区位于珠江水系的红水河上游、罗甸县境内,总面积1277公顷,稀奇珍爱期为整年,主要珍爱工具为斑鳠,其他珍爱工具包罗南方白甲鱼、多耙光唇鱼、大鳞细齿塘鳢等。这里被视为一个特有鱼类的种群基因库。
学名为斑鳠的淡水鱼,因身上有芝麻状黑点、体态像一把宝剑而被称为“芝麻剑”。凭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2月宣布的通告,斑鳠(野外种群)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珍爱野生动物。
这种鱼类,曾是当地农家饭庄的“招牌菜”。网络上撒播一种说法:“不吃芝麻剑,枉自到罗甸。”不少外地人慕名前往,单价最高卖到每斤200元。
2018年以来,罗甸县农业部门每年一次对蒙江坝王河“国保区”开展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凭证2020年最新的讲述,近年来坝王河斑鳠呈削减趋势。由于数目不停削减,流域内的其他野生鱼类被“尝鲜者”盯上了。
农家饭庄菜单标明野生鱼价钱,老板将菜名贴条遮掩。 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督察组在当地一些墟落督察发现,多家农家乐打出主营“生态鱼”“小肥鱼”招牌,菜单上标明晰详细价钱,最低的单价88元/斤,最高的128元/斤。由于近期各方检查气力介入,农家乐老板将招牌和菜单上的菜名贴条遮掩,但字迹仍可容易识别。督察组走进一家饭庄,在冰箱里发现了用塑料袋分装的野生鱼,店家称是购置的饲养鱼,而现实上这些鱼多为一寸来长的鱼苗;后经判定,这是珍爱区流域内野生鱼,重量约5公斤。
督察组指出,列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珍爱区之后,水域整年阻止捕捞;斑鳠于今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珍爱野生动物,更应严酷珍爱。斑鳠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对珍爱区内水生动物举行捕捞,会影响斑鳠所在的食物链,进而威胁其生计繁衍,损坏整个珍爱区生态系统。
涉水工程建设致鱼类“育儿场”遭损坏
蒙江坝王河“国保区”是贵州唯一以斑鳠为主要珍爱工具的珍爱区。专家指出,斑鳠之以是极其珍贵,是由于其产卵、滋生的历程对自然水域的水质、流速等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很难人工繁育。
,,起底制售假证黑色产业链:出生到死亡,各类证都能造罗甸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河流交织,碧波涟漪,蓝如宝石。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条,拥有对照厚实的水能资源。
现在,该流域装机5万千瓦以下的小型水电站有7座,主要漫衍在蒙江干流和坝王河上。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羁系缺位、勘察设计不合理、治理不到位和历史遗留缘故原由,罗甸县小水电开发对蒙江坝王河“国保区”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坏。水电站等涉水工程筑坝拦水,致使斑鳠等特有鱼类的“育儿场”遭到损坏,进而影响其繁衍生息。
蒙江干流上的上立亭水电站位于罗甸县龙坪镇境内,处于蒙江坝王河“国保区”焦点区,早在1998年就开工建设。2018年,电站辗转到了贵州浙贵源电力公司手中。督察组在现场看到,电站近期仍有施工痕迹,有的筑水坝显著有新增高痕迹。
督察组现场发现电站筑水坝有新增高痕迹。 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2017年,在蒙江坝王河作为“国保区”确立的第七年,罗甸县侵占珍爱区“未批先建”八吝大坝。现在,总投资4.95亿元的八吝大坝,由于没有建设鱼类洄游通道,斑鳠等鱼类不能正常产卵、繁育、索饵。
值得注重的是,2019年,罗甸县曾组织研究机构对小水电举行整理整改综合评估,评估讲述明确指出柏林电站、上立亭电站位于蒙江坝王河“国保区”焦点区。不外,评估结论却将这两个水电站明确为“保留类”,既没有列入“退出类”,也没有列为“整改类”举行整改。
16名河长为何管欠好两条河?
对于蒙江坝王河“国保区”面临的生态环保逆境,各方检查气力曾多次介入,罗甸县政府还于今年2月宣布通告在蒙江坝王河珍爱区整年禁渔,但始终未能见到显著成效。
督察组指出,“罗甸县落实禁渔事情要求不力,监视执法不到位,蒙江坝王河珍爱区内非法捕捞食用野生河鱼征象疯狂,‘禁渔令’未获得严酷执行。”
督察职员告诉记者,只管当地相关部门也开展了执法事情,但捕捞、销售野生鱼的非法流动仍在发生,露出出羁系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生态环境珍爱不能只在口头上重视,更不能“被人逼着走、推一步动一步”,必须闻一知十,增强自觉性、自动性。
凭证2019年印发的《罗甸县周全推行河(湖)长制事情方案》,蒙江(省级河流)、坝王河(州级河流)设有州里级、县级、州级河长等共16名,在职责、机制上应该说照样对照清晰的,但现实执行效果若何呢?
罗甸县一位河长(县向导)告诉记者,平时一个季度到认真的河流巡查一次,对流域内生态、修建等方面举行巡查,若有问题,就向县里的河长办讲述。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认真人以为,相关职能部门在羁系、执法历程中确实存在熟悉不到位、措施不精准的问题。与此同时,各个职能部门没有很好地做到既有分工、又有互助,在信息相同方面缺乏自动性。
16名河长为什么管欠好这两条河?有关人士指出,河(湖)长制不能光是挂个名,不能只是落在纸上,必须深入现场看、连系现实办、专心用情管。
为接纳解救措施,削减已经建成的八吝大坝对“国保区”的影响,罗甸县设计建设集鱼设施,将无法洄游至急流区域产卵、繁育的斑鳠搜集后运回理想区域,开端预算建设用度需要600万元。
有关人士指出,罗甸县在小水电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历程中存在盲目征象,论证不充实、程序不合规、羁系不到位,导致遗留问题多、棘手问题多、处置难度大,教训极为深刻。